—與達賴喇嘛對談
文/楊力宇:
被西方人認為是「香格裡拉」的西藏,在近代歷史中,歷經鎮壓、苦難及衝擊;西藏的政教最高領袖達賴喇嘛十四世個人也度過數艱辛歲月,大半生流亡海外,歷經考驗,以至今日。
從出生到流亡
1935年達賴喇嘛十三世圓寂。兩年後達賴喇嘛十四世誕生於青海古本寺附近塔澤,後被尋訪團尋獲,確認為達賴喇嘛的轉世,於1939年被接往拉薩。
一九五0年十一月,年僅十五歲的達賴喇嘛正式即位,主持政務。次年春,前昌都省長阿沛阿旺晉美在北京被迫簽置《和平解放西藏十七點協議》後,共軍進入拉薩,與藏人對立勢態逐漸升高。
一九五四年秋,達賴喇嘛應邀訪問北京,參觀工業建設,第二年一月返回拉薩,行前毛澤東面告達賴喇嘛:「宗教是毒藥」,令達賴喇嘛震驚。此後中共對藏人的壓製持續升高,情勢日益惡化。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終於出走,流亡印度,正式否定《十七點協議》,並定居達蘭沙拉,建立屯墾區及流亡政府。在憲法草案網領中,達賴喇嘛堅持增加一條:只要人民議會三分之二票決通過達賴喇嘛職權即可解除。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複出後,中共的西藏政策轉趨緩和,也與達賴喇嘛的代表距始接觸,但對西藏的政治控制仍然非常嚴。自一九四九年以迄於今,中共的政策曾導致藏人與中共的衝突,出現多次混亂情勢,北京強力鎮壓。特別是在文革期間,中共對僧侶及藏人的迫害更令人難以想像西藏人的苦難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
與此同時,達賴喇嘛經常赴國外訪問,弘揚佛法,鼓吹和平裡念,呼籲保護西藏的宗教與文化,要求尊重藏人的自由與人權。一九八九年秋,達賴喇嘛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在國外訪問期間,達賴喇嘛曾與無數國家的總統、總理及其他高層領袖會晤,交換意見,獲得高規格的接待與禮遇,反映他的崇高國際聲望。美國最近的數位總統均曾先後會見達賴喇嘛。
筆者與達賴喇嘛對談
今年十一月上旬,達賴喇嘛再度訪問華府,在白宮與布殊總統會談後與筆者進行一對一的對談,深入討論與西藏有關的各種問題,即使是最敏感的問題,他亦未迴避,坦率表達他的看法和觀點;對筆者提出的所有問題,他均一一作答。作為一個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筆者雖非研究西藏專家,但對與西藏有關的問題十分關注,收集大量資料,廣泛閱讀,故在與達賴喇嘛對談時,也直率表筆者個人看法。談話時間遠遠超過預定時刻,在場人士,雖頻頻看表,達賴喇嘛仍然繼續充分錶達他的看法。所有談話均以英語進行,只有兩三次達賴喇嘛以藏語詢問在場人士,確認他的英文用詞無誤後再說明他的立場。
在場陪同達賴喇嘛與筆者晤談的人士包括西藏流亡政府駐華府及紐約的代表。達賴喇嘛盤腿而坐,態度親切、友好、真誠。談話結束後,達賴喇嘛贈送筆者一條哈達(藏人贈送賓客的高貴禮物),並親自為筆者套在頸部,且緊握筆者雙手攝影留念。
西藏的未來方向
筆者與達賴喇嘛對談的主題之一即是西藏的未來方向與中藏關系,這也是他最關切,他全面申述他的看法與主張:
*西藏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西藏不可能獨立,他也反對西藏獨立。
*西藏期盼真正的、高度的自治(達賴喇嘛用seifrule與autonomy二詞來形容他的要求)。因西藏的特殊背景,西藏應實施「一國兩製」。
*西藏必須走向民主,人權的自由與人權必須予以尊重。
*西藏的宗教與文化必須獲得保章,並繼續發陽光大。
*西藏的外交與國防由中國中央政府掌握,地方事務則由藏人負責。
達賴喇嘛向筆者坦承,海內外尚有甚多激進的西藏人士(他特別提到他的大哥),主張西藏獨立,他認為極不現實,並無可能,因而堅決反對。
達賴喇嘛四次談到他反對獨立,但中共某些人士仍認為他是反裂主義者,令他反感,他因而誠摯呼籲中共了解他的立場,不要扭曲,雙方應增加接觸,提升互信。
達賴喇嘛對西藏前途的看法展現他的務實、理性的精神。他反對抗、主張交流、和解、合作。他告訴筆者,在與李登輝及陳水扁談話時,他曾音示,台灣獨立是不現實的主張。
人與神政與教
自十四世紀達賴喇嘛一世主政以來,西藏始終維持政教合一的體制,達賴喇嘛被藏人尊為神,也是政教合一體製下的最高領袖。
然而,在與筆者的談話中,達賴喇嘛說:「我是人,不是神。」他反對神化。筆者向達賴喇嘛指出,不論情勢如何變化,他應是」藏人的「政教領袖」。他並未堅持政教合一。相反地,他強調,只要西藏享有真正的自治,藏人的自由、民主、人權、宗教與文化獲得保障,達賴喇嘛一職可予廢除。
事實上,如仔細觀察與分析西藏流亡政權的憲章與運作,即可發現流亡政權雖為「政教結合」,但「世俗政府」(seculargovernment)的實際運作則是政教分離—達賴喇嘛的首席部長桑東仁波曾作類似的說明。此外,議會的選舉、官員的選定及政務的運作均有一定的民主程序—如能重返西藏,達賴喇嘛希望將此一民主體制帶回西藏。
達賴喇嘛向筆者表示,他非常懷念西藏的百姓,希望將來返回西藏,他沒有排除此一可能性,但在現在階段仍是因難重重。
胡耀邦與胡錦濤
在談話中,達賴喇嘛談到中共的一黨專政,痛斥過去中共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的極左路線及對西藏人民的鎮壓及迫害。他並未批評,對鄧小平,對鄧的改革開放政策表示肯定。
然而,他卻高度譖揚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肯定他對西藏宗教與文化的尊重及對西藏人民的愛護。
至於胡錦濤,他特別指出,胡曾在西藏工作,對西藏問題應有一定的了解,對胡錦濤主政下,他已派出三個代表團訪問中國及西藏,獲得北京的接待;今年他的代表會吾。
在筆者的追問下,達賴喇嘛不承認四次交流有何具體進展,但卻坦承這些接觸與參訪增加了雙方的了解。他希望雙方逐步建立互相,改善關系。
在與筆者談話時,達賴喇嘛用詞謹慎,似乎避免刺激中共,期盼維持暢通的溝通的渠道,並反覆強調他反對西藏獨立。針對中共因他與布殊總統會晤而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他雖表不滿,但卻十分低調—筆者認為達賴喇嘛真誠希望改善他與中國的關系,用心良苦。
中國統治下的西藏
至於過去中共統治西藏的重大錯誤,他也不願多談,似乎有意讓過去的誠為過去,希望化解怨恨,展望未來。
過去達賴喇嘛曾力主西藏獨立,但近年他的立場頗多明顯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今年七月六日慶祝七十壽辰),他的思想應已更為成熟。美國及其他絕大多數國家已承認西藏為中國的一部份;兩年前印度總理訪華,發表聲明,明確承認西藏為中國的領土。
因此,達賴喇嘛由早年的理想主義,逐漸脫胎換骨,轉變為現今的務實主義者,值得肯定。
另一令筆者驚異的是,在談話中,達賴喇嘛與甚多西藏人士的看法迥異。他肯定青藏鐵路的修建。甚多激進藏人認為此一鐵路的目的是令漢人西藏、控制西藏,但達賴喇嘛卻認為青藏鐵路對西藏經濟發展是有助益的。他認為今年西藏城市居民的生活確有改善,但鄉村仍是十分貧困,尚待努力。
達賴喇嘛為一理性的和平主義者,主張漢藏和平相處,相互尊重。他重視現代化,反對西藏獨立、封閉。他強調和平、和諧和共處,似乎與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相呼應。他並未提到大漢沙文主義,但強調和平、和諧、和睦、合作、共存、尊重等主張。
達賴喇嘛閱讀廣泛,對世界情勢及全球趨勢頗多深入的了解,他並未抗拒現代化、全球化、民主化等無可阻擋的洪流。他顯然認為西藏及他領導的流亡政府必須順應世界洪流,因而提出上述甚多務實的主張。推行某種程度的政教分離,認定廢除達賴喇嘛的可能性,確認西藏為中國的一部份等理念,均是高膽遠矚的主張,展現他個人的智慧與遠見。
西藏何去何從
教皇為全球天主教會至高無上的領袖,享有崇高的權威,至今並推動民主化。但達賴喇嘛所領導的流亡政府已具民主體制的雛形,未來頗有發展民主化的空間。
西藏何去何從,西藏與國際人土頗多不同的看法。偏激派堅持獨立,甚多西方人士也然而,達賴喇嘛卻堅決反對這些偏激派的主張。他告知筆者,他要求北美藏人在胡錦濤於今年九月訪問美加期間,不要對胡進行人身攻擊及參與抗議活動,但仍有甚多藏人走上街頭,抗議胡錦濤的訪問及中共的西藏政策,激進派藏人顯然不願遵守達賴喇嘛的指示。
中藏之間雖尚有甚多嚴重的問題)包括雙方對西藏疆土的不同認定),但這些問題並非抗爭所能解決,必須通過對話與溝通來逐步化解,和平解決爭議應是正確的方向。中國大陸如能逐步走向民主化,對解決西藏問題應有助益。
上述達賴喇嘛的理性、務實的政策主張應是西藏的唯一出路—對抗、抗爭、革命等主張只會為中藏帶來重大傷害,應是雙輪,決非雙贏之路。
向胡錦濤呼籲
筆者向達賴喇嘛指出,胡錦濤主政後,先後與達賴喇嘛代表、臺灣的反對黨與少數執政黨代表展開交流與對化,最近甚至推動與香港民主派的對話,胡錦濤顯認職到世界潮流已由對抗轉為對話及溝通。
達賴喇嘛已多次確認西藏為中國的一部份,住張自治,反對獨立,甚至向筆者否定邦聯、聯邦等一類的要求,中國已無藏獨的威脅,對此應有無比的信心。在與筆者談話時,達賴喇嘛顯然向胡錦濤呼籲,希望強化對話及溝通,化解矛盾。
因此,筆希望中共真誠面對達賴喇嘛的呼籲與要求,肯定他的理性、務實的主張,邀請他訪問大陸,展開破冰之旅,以接待連戰與宋楚瑜的高規格接待達賴喇嘛,誠意相待,相互尊重及讓步,逐步解決或緩和雙方之間的重大矛盾,必須獲得海內外人士及國際社會的肯定。達賴喇嘛確認中藏為一國,因此並無「一中藏」的問題,未來雙方應在此一基礎上從對話邁向實質談判。
達賴喇嘛明確反對藏獨。肯定中國的主權無意分裂中國,北京不應再指控達賴喇嘛為分裂主義者(對此達賴喇嘛非常不滿)。至於中藏之間的其他問題,不應被視為敵我矛盾,應被認定為人民內部矛盾。
達賴喇嘛雖多次訪問臺灣,但從未支持台獨,始於認為台獨為不現實的主張。他反對分化藏人接分而治之的政策,希望西藏展開現代化,維護穩定,步入繁榮之境,而教育普及化應是現代化的重要稞提之一。他肯定儒家的價值觀,主張各種宗教應相互尊重,和睦相處。他要求相互包容,反對排斥異己。
達賴喇嘛已達七十高齡,只有在他有生之與中道思想才可能被多數藏人接受,中藏才可能化解矛盾與爭議,雙方才能走向和解、合作之路。如中共繼續抗拒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的政策主張如不能取得進展,激進派勢力可能抬頭,未來的中藏關系必須然更為困難—這是北京應有的認知。
(本文未經達賴喇嘛本人過目,引述及說明如有錯誤,由作者負責)
—-原載《前哨》月刊2005年12月號